疫情之下,我家的病人還好嗎。
在已經儘量減少移動的情況下,我每日走路上班,近期觀察下,竟然某天在短短的幾百公尺內,就遇上3個睡騎樓下的遊民,以及2個明顯精神狀態有問題的人。
這兩個人都是女性,衣著明顯不潔,態度古怪。每個路人都形色匆匆,都有個要前往的目的地,但她們卻沒有明確目的地,腳步緩慢,停頓,眼神空洞,一個自顧發笑,甩頭,另一個則喃喃自語,很明顯在跟一個假想對象在對話。
這是疫情下的隱憂,潛伏的未爆彈:遊民失去平日可以去的公眾場所,連洗澡如廁都成問題,還好許多店家不營業,店家門口、騎樓角落就成為他們可蹲點的地方(還好現在天氣不冷),但精神病患呢,是否能適應現在的防疫新生活?
大部分醫院的病房儘量少收病人,把量能留給防疫需求,加上疫情期間大家也嚇到不敢來醫院,住院人數不用控管就已經很低了。為了病人安全,三級警戒開始時我們就暫時關閉日間病房,許多精神病患本來還能有社區與醫療支持的,這下,通通沒了,失去醫護照顧、在機構內互相陪伴的病友們,你們過得好嗎?
對許多已經病況尚穩定的病友來說,失去了可以固定去的熟悉地方,回到原來那個搖搖欲墜的家,或者早已生疏只能讓他去機構的其他家人,或者他根本就沒有家人,那麼他可以按時服藥嗎?有人能監督他服藥嗎?他情緒不穩精神症狀開始發酵時能去找誰?
機構只能儘可能的常常打電話關心,但這些社會弱勢下的病人,本來就累積許多脆弱的致病因子,這些因子不一定能被解決,只能嘗試用其他方式處理,當疫情導致治療方式少一種時,病情就開始蠢蠢欲動了。
所以我建議大家,看到疑似精神狀態有問題的人時,請:
1.不要招惹他,靜靜地繞過去就好
2.不要嘗試和他講道理(因為他情緒上來不見得有理智聽)
3.不要硬是叫他戴上口罩,如果要這麼做,口氣請溫和些,若無效,看當時情況做第1或第4。
4.請打電話通知警消處理,警消會護送回家或就醫。
有些看似很正常的人也會有你不知道的精神問題,例如失智前期或初期的老人,會有莫名的執著與疑心,慢性化病的病人在沒有陪伴下,難保外人不會觸動他某些神經,例如你指責他的樣子很像他的家暴父親。
對,人是否正常很難用看的(這麼簡單的話還要精神科做什麼),但如果看起來明顯不正常,那就很可能不正常,不要用一般人的角度論斷他。
對於無法講道理的人,絕對不要硬碰硬,急著論斷他人行為的人叫做道德魔人,自以為很正義,不過人沒有那麼簡單。
保護好自己的同時,也讓自己多一點柔軟與溫暖,防疫日子就不會太糟。